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东南亚成云服务掘金地,为何却跑不出一家本土云巨头?

近日,在2021阿里投资者日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市场的营收增长超60%。

事实上,不管是阿里云还是其他企业,出海早已是寻求增长曲线的常见动作。企业出海的范围更是遍布全球,有布局中东地区、非洲地区、韩国市场亦或是欧美市场的,但是近年来东南亚市场犹得国内外企业的偏爱。

像腾讯云、阿里云、谷歌云、微软Azure等云服务商也纷纷选中东南亚市场进行布局,在技术跟服务上不断深入。反观东南亚市场,尽管近年来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上云需求也扩大,但迟迟没有跑出一个本土的云服务厂商独角兽,这是为何?

“跑马圈地”,大厂纷纷掘金东南亚

说到出海,早已不再新鲜,其中互联网巨头出海最常被外界讲到的便是电商和物流两大板块。

譬如电商方面,早前腾讯就在东南亚投资Sea Limited,旗下有电商平台shopee;京东从2016年开始相继投资了JD.ID、Tokopedia、TiKi.Vn等;阿里收购Lazada、WorldFirst,后续投资了印尼电商平台Tokopedia、Bukalapak等。

物流方面,国内相关企业布局得更早。从2010年开始顺丰便在新加坡设立营业网点打入东南亚市场,后对缅甸物流公司KOSPA Limited、东南亚物流商嘉里物流进行投资。

2018年时,京东就已在印尼设立7个仓库,并加快增加派送团队及改善设施,配送服务已覆盖7大岛屿、483个城市和6500个区县。

2019年百世进行国际化的战略调整,把东南亚市场作为战略重心,通过干线运输自营、末端派件加盟的模式,混得风生水起。同年,中通快递在柬埔寨拥有30多个快递网点。

其他如IDC行业中,在东南亚布局的速度不减。今年7月份,万国数据已于马来西亚投资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11月正式签署对印度尼西亚峇淡岛(Batam)农萨数码工业园绿地的收购协议。

秦淮数据在马来西亚布局有3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另外在马来西亚柔佛州还有一个百兆瓦级别的超大规模定制化园区正进行建设,并正在完成对泰国曼谷一家运营中IDC企业的收购。

而云服务方面的布局也为数不少。从2013年-2015年开始布局东南亚,发力较早的以迅达云、Ucloud、奥飞数据、阿里云为代表;其中,在东南亚动作最为频繁的阿里云于2015年在新加坡建立国际总部,目前在东南亚区域共有9个可用区,分别位于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再加上即将开服的泰国数据中心总计10个。

2016年-2018年,以华为云、青云QingCloud、腾讯云为代表开始布局东南亚市场,国外以微软、亚马逊、谷歌等为代表。虽说这些国外企业在东南亚的发展时间不一,但有个共同点是大多集中于新加坡、印尼一带。

譬如2018年微软投资东南亚打车公司Grab,并提供Azure云计算服务;今年将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开设一个新的数据中心区域。同年,亚马逊就已在孟买设有2个可用区,又于2021年2月,马来西亚政府条件性批准了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WS)在当地建立并管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及云服务。

能够发现的是,东南亚各行业拓展自身版图的“掘金”地,高新技术行业的云服务也不例外。不过,技术稍落后的东南亚为何会成为这些云服务商的“心头好”?

待开发的宝地,有何吸引力?

相对于十年前,如今的东南亚地区正处于互联网人口红利迅速发展时期。根据淡马锡、谷歌、贝恩近日联合发布的《2021数字经济报告》(下称《报告》):2021年,《报告》覆盖的六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互联网用户总数约4.4亿,新增用户4000万,互联网普及率由去年的70%提升至75%。同时随着消费者行为和商家运营模式持续深入数字化,投资者信心增强,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有望到2030年达1万亿美元规模。

丰富的人口加上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带来丰富的流量红利,又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利于对外贸易和发展交流,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当更多产业发展起来,在数字经济的催动下,相应的对云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大,进一步打开云服务的市场。

但是从东南亚当地的云服务市场来看,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形成较为稳定格局的中国以及欧美市场来说,东南亚还是一片蓝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Gartner公司预测,在东南亚地区,由于中小型企业(SME)对云计算的需求增加,预计到2025年,云计算市场收入将达到403.2亿美元。

这也正如野村国际(香港)副总裁Andrew Orchard认为,除了东南亚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其尚未被“充分挖掘”也是众多科技公司所看重的地方。

且东南地区也对云服务发展积极响应。如2017年10月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拉扎克推出“云优先”战略。印度尼西亚新建数据中心表明业务优先级正在不断变化,促使当地组织采用多云战略。这意味着随着东南亚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数字化转型之旅,对托管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将会增加。

另外,相较于外国企业而言,作为在2018年人口总数就达6.5亿人的东南亚,拥有可观的人口红利,加上文化相近,有利于一些在国内成功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快速复制。中国的跨境电商和物流阐释着“复制”的成功,如中通快递的加盟模式在东南亚市场的“降维打击”,反映在财报中;2021年中报显示,百世国际在东南亚地区包裹总量达3880万单,同比增长140.7%,其中泰国和越南的包裹量分别同比增长80%、195.5%。这足以给其他前来布局的企业一个成功的借鉴模板。

不过,东南亚地区虽有着众多云服务商发展的优势,但是在国内外云服务厂商在东南亚“掘金”如火如荼时,我们或许会意识到一个问题——东南亚本土却迟迟没有跑出一家“像样”的云服务企业。

内生孵化慢+外强涌入,难诞生本土云巨头

东南亚的经济近年来虽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对比亚太其他地区和欧美国家,东南亚的经济实力以及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在2018年亚洲云计算协会的云就绪指数中,菲律宾仍然是亚太地区在云采用方面尚未成熟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云服务企业作为一个需要技术以及资金等支撑的行业,在前期投入成本高。相关数据显示,UCloud这样典型的创业公司投入20多亿人民币,阿里在2020年4月宣布未来三年将在数据中心等云基础设施领域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280亿美元)。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需要足够的资金“烧钱”换取增长,当投入效益尚未成正比时,初创云计算企业的发展就需的资金去填充,发展压力也会更大。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不管是基础技术研发、专业咨询、数据分析挖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亦或是兼具专业运营能力、行业动态理解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都储备紧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招聘专业人才也成为一大阻碍,而缺失了专业人才的数据云服务企业在“核心”竞争力较弱,也就少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外,在东南亚布局外来巨头多且早,有着成功经验和先发优势。中国最早一批进军东南亚的云服务厂商可追溯到2013年,国内多家企业陆续相继布局,并累积了大量的客户,占了一定的先机。

对当时云服务市场还处于萌芽的东南亚来说,一家初创发展会受到一定的牵制。虽经济发展起来有更多的资金和机会助推发展,但是外来入驻的云服务商并不会等待它们去摸索成长,而是推动当地云服务市场不断的发展,将大量的资源以及市场份额进行收割,这也就不意外为何东南亚云服务市场难以跑出一头本地巨头。

文|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赞(0)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