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完成G-SRv6优化方案互通测试验证

  近日,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等厂商成功完成SRv6头压缩优化方案转发面多厂商互通测试,标志着SRv6优化方案第一阶段测试圆满完成。SRv6头压缩优化方案是对标准SRv6方案的重要改进和有益补充,有效解决了标准SRv6方案采用128bit SRv6 SID封装开销大、转发效率低及包头处理对硬件要求高等问题,能显著提升标准SRv6的承载效率,将有力推动SRv6技术的商用部署。

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完成G-SRv6优化方案互通测试验证

G-SRv6优化方案互通测试现场

  IPv6是新兴的云计算、边缘计算等融合业务创新和部署的必要基础。基于IPv6的SRv6技术具备可编程能力,能灵活支持新业务部署,使不同网络间的连接变得更加容易,因此SRv6技术成为推进IPv6应用的首选方案。

  然而,标准SRv6技术在实际部署中存在一些缺点:一是SRv6报文开销大、网络链路带宽利用率低。在256字节包长、8层SID的情况下,带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二是SRv6报文处理对芯片要求高。现网设备芯片难以支持深度128bit的扩展头SRH(Segment Routing Header)复制和操作。

  为解决以上难题,自2019年起,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等厂商针对SRv6技术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2019年,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在IETF 106会议上分享了Unified SID优化技术,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随后,基于对运营商业务和网络的理解,中国移动主导提出SRv6优化的明确需求。今年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SRv6技术攻关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在中国移动的带领下,中兴通讯等厂商的专家团队克服困难,提出SRv6优化的技术方案G-SRv6,该方案在头压缩4倍的情况下,支持SRv6全部功能。同时,推动G-SRv6优化方案的国内标准确立,并提前布局国际标准,使得SRv6优化方案得到国内外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今年4月,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等厂商按计划成功完成了G-SRv6优化技术方案初步制定和国内外标准策划,并于7月初在中国移动实验室完成多厂商互通对接测试。该测试的完成标志着G-SRv6优化方案已经具备异厂商转发互通能力,推动产业链向正式商用迈近了关键的一步。

  同时,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等公司完成的SRv6优化方案得到IETF SPRING工作组的重点关注,满足需求的相关方案推进在IETF也取得了重大进展,IETF专门成立了SRv6优化方案设计组,由中国移动专家程伟强担任该设计组主席,中兴通讯作为重要成员之一,将重点参与后续标准的制定。

  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等已启动后续测试及现网试点项目。中国移动计划今年11月在重点省份完成G-SRv6优化方案现网试点。未来,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将继续加大在SRv6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SRv6技术在现网规模部署,推进SRv6优化方案的国际标准化,推动IP网络向更加高效、简洁的方向发展,共同拥抱5G新时代。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