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拒绝边缘化 运营商仍大有可为

  近年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实现了迅猛发展,我国也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信息通信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发展形势也日益严峻,增量不增收,不断地被管道化和边缘化……一大堆难题困扰着他们。这一不利局面能否得以扭转?近日,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院长李志刚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独家专访中,他畅谈了对电信运营商未来网络价值的看法,阐述了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新特点和新挑战,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在新时期的新角色、新定位以及对电信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思考。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基础是连接,盘活网络资源至关重要

  3G、4G的普及带领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一方面,用户数和网络流量在持续增加,他们必须不断地升级网络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免费”攻势,电信运营商无法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合理收入。大量OTT应用的涌现给电信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主要的传统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及其网络的价值正在逐渐降低呢?

  李志刚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企业对于网络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如果说过去互联网公司通过平台或App即可独步江湖,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网络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端到端服务保障以及差异化服务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才有谷歌、BAT对网络的重视,以及腾讯、小米、博通等公司提出的类似“连接一切”的理念。

  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李志刚说,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将建立连接。“不管你是想搭建平台还是做App,必须首先建立连接,而且是实体连接。”网络显然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推出了多项举措,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李志刚认为,“互联网+”将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传统企业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本行业的生产效率,更好地服务用户、拓展市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身的转型升级;而互联网企业则可以向更多传统行业渗透,通过互联网实现并升级一些传统行业的功能,例如电商实现实体店的功能、网银实现线下银行的功能等。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互联网+”同样蕴藏着宝贵的机会。基础网络的建设、云计算和CDN等重要资源的开放,“互联网+”安全体系的建设等均离不开电信运营商的支撑与保障。在帮助企业实现泛在连接和智能化的生产运营、通过云和大数据服务帮助企业灵活部署业务、打造行业应用和服务创新平台等方面,电信运营商能够寻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基础是连接。李志刚指出,网络资源的价值将日益凸显。目前运营商的被动,主要是源于网络的同质化、网络运营的低值化以及由此衍生的通信产品的同质化。如果能将最有价值的网络资源盘活,在“互联网+”的大潮里运营商将有机会再一次焕发青春。

  用户需求和行业变化,让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李志刚认为,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当务之急是思考并且着手构建新一代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智慧化的网络资源运营。

  近年来,互联网加快了向各行各业渗透的步伐。电信、金融、物流、商务、交通……互联网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着“火药味”,对许多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而现在,互联网也正在考虑提升甚至颠覆自己。李志刚介绍说,互联网之父劳伦斯·罗伯茨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其最新的互联网升级协议FSA(Flowstate Access),可实现“超低时延、高速率、零丢失”,FSA的数据流将比TCP快1000倍至50000倍;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NDN(Named Data Networking)计划,希望彻底改变互联网的连接模式,以“信息”本身而不是“信息的位置”(IP地址)为基础来打造新一代的互联网。

  显然,用户的需求、行业,甚至社会的发展都给互联网、电信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李志刚认为,构建新一代的网络基础设施已从“将来时”变为了“现在进行时”。

  那么,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相比,新一代的网络基础设施又有何不同呢?李志刚指出,其内涵将更加丰富,“当前的基础设施更多的是提供通信能力,而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则要同时提供通信能力、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而且更强调的是三种能力的协同配合、智慧运营,目前这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盲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加快探索。”

  具体而言,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一直以来互联网都是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在带来低成本的同时也使得端到端的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劳伦斯·罗伯茨等互联网先驱才会提出要重构互联网。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也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连接的广泛性。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连接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还将涉及人与服务的连接(如公众号)、人与自身的连接(如可穿戴设备),未来将发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万物互联。

  ——灵活的处理能力。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将更充分地发挥云和大数据的作用。依靠云实现网络虚拟化和软件化,依靠大数据实现网络资源与业务的灵活匹配,实现自规划、自适应、自学习。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核心网、传输网、接入网和城域网等各自的功能都很明确,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不会将它们严格区分,而是更强调端到端的能力,强调网络与业务的适配,强调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向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演进,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不少挑战。李志刚认为,主要表现为现有的网络功能设计复杂,耦合度高,可扩展性差;缺乏集约运营和统一管理;开放性和分离性不足,缺乏产品化和服务化的能力;网络设施动态调整的能力不足等。

  市场竞争走向新格局,运营商的网络运营也面临被OTT的风险

  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应如何定位自己的新角色呢?李志刚表示,在过去的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顶端,拥有着绝对的主导权,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持续发展演进,价值链的格局将被重构。

  他表示,电信运营商将不再是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唯一的建设者和运营者。在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电信运营商仍将是主要力量,但互联网企业、设备制造商、软件企业甚至客户都将积极参与进来,都有可能成为建设者、维护者和经营者。

  李志刚认为,新格局主要存在四层架构,第一层是基础设施提供商(如铁塔公司/电信运营商),提供铁塔、基站和光纤管道等基础资源;第二层是基础电信服务提供商,提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运营,以及基本信息通信业务(语音、宽带等)的零售、批发;第三层是智慧运营服务提供商,提供端到端的通路,以及业务与网络结合的各类应用解决方案,支撑自己和第三方的应用与服务,并且控制用户关系;第四层是信息应用服务提供商(如各类互联网企业),提供多种生产、生活的应用和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商不断向上层发展,而信息应用服务提供商则向底层渗透,智慧运营服务提供商主要是通过租用基础资源并实现软件控制,这既是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空间,也可能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未来。“所以,对传统电信运营商而言,搞得不好,不仅在业务上被OTT,在网络运营上也有被OTT的风险。”

  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李志刚表示,中国电信在构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凭借长期积累的优势,通过积极转型,仍然能够在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并在提供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互联网公司能够在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方面做到一家独大,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这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空间。”

  将网络资源从“仓库”搬进“超市”,软件化+智慧运营是未来方向

  目前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李志刚认为,这些竞争还是较低层面的竞争。在新时代,电信运营商还是应该立足“自身禀赋”,充分发挥长期积累的网络资源优势,通过集约化、一体化变革,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实现网络资源的能力化、显性化和智慧运营。将网络资源从“仓库”搬进“超市”,让客户看得见看得懂,并能够根据业务需要进行自助购买。

  李志刚表示,在传统模式下,客户并不清楚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能力有哪些、到底有多强,当他们需要开发一个新业务时,会向电信运营商提需求,电信运营商再根据这些需求调度内部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基础带宽或端口,但如果跨区域提供端到端服务,常常也是以月为周期来提供服务的。在这种模式下,运营商无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客户也较难得到满意的网络解决方案。

  他认为,网络资源的能力化、显性化以及智慧运营是解决之道,也是电信运营商网络重构的方向。未来通过虚拟技术、软件策略控制等,将网络资源的功能分层剥离、放入云端,使运营商能更好地管控端到端的网络资源,使网络与业务更好地灵活适配。同时,提供给客户的能力(如带宽、时延、安全保障等)颗粒度要足够细,让客户能够很容易地识别、理解和感知;此外,要建设网络运营平台,将这些颗粒度足够细的能力放上去,由企业根据客户需要或客户自己操作,灵活组合搭配形成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不再是简单地卖基本电路或带宽,而是提供与业务融合的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和智慧运营服务。

  李志刚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电信运营商必须高度重视对自身“软实力”的培养。“过去的网络以硬为主,后来是软硬结合,下一步将以软为主,硬件都将是标准化的设备,通过软件来实现多元化的功能。”国外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积极行动,例如AT&T就发布了名为Domain 2.0的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其网络75%的部分将由软件构成,要通过SDN和NFV将网络的控制权更多地交到用户和合作伙伴手中,而目前其已经上线的随选网络,提供基于软件架构的自动控制、配置和管理的服务,使业务配置周期缩短了95%。

  近30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投资建网、装机放号)几乎没有改变过。李志刚表示,在传统模式下,电信运营商可以将网络建设、运维等大部分外包给厂商,自己专注于市场。但在SDN阶段,很难想象运营商部署业务、调整资源还都完全依赖厂商,这不但关乎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还关乎对未来发展演进的控制力。运营商只有真正地把控网络,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只有这样,运营商之间的网络才能形成差异化,避免再次陷入“同质化”的困局。为此,电信运营商必须建立起既懂网络又懂开发的队伍,这也是未来电信运营商能够区别于互联网企业和设备制造商最大的差异化优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AT&T正在对全员进行软件技术方面的培训。他表示,面对强大的技术冲击和网络转型的大好机遇,电信运营商的研发机构的责任将更加重大,应当走在前列。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也正在积极努力,增强相应的研发实力,建设人才队伍。

  “不要等别人把你边缘化,电信运营商自己要奋起直追,主动拥抱变化、创新和变革。”李志刚表示,面向未来,电信运营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网络方面的优势,向软件化、智慧运营积极转型,同时努力增强与网络设施相结合、适应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在构建既畅通又灵活安全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并力争通过智慧运营方式的转变焕发新的光彩。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