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郭 盎司财经 昨天
上世纪80年代,拥有一台牡丹牌彩电,曾经是很多中国普通家庭的梦想。然而,进入90年代,拥有“北京之花”美誉的牡丹电视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不少80后揣着怀旧的情结不时发问:牡丹电视今安在?
近日,在第三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的现场,我们“意外”地发现,这朵曾经的“北京之花”依然娇艳地开在眼前。只不过,在经历了45年的“两次重大转型,三次战略选择”后,浇花的“园丁”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牡丹集团”)如今已赋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力——依托数字经济时代的大数据和AI技术赋能创新,进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华丽转身。
而在这背后,也是牡丹集团从老牌工业基地升级为融合城市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超硅巷”的蜕变崛起之路
从“北京之花”到“中国超硅巷”,这一路走来,牡丹集团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就此开启了一段探秘之旅。
近年来,科技革命掀起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浪潮,继德国工业4.0之后,中国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政策方及行业界纷纷期望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能紧随这波浪潮,成为中国工业复兴形成合力,特别是曾经打响制造业“中国名片”的老牌国企及老工业基地。
牡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家彬表示,近年来,牡丹集团就充分把握时代潮流,紧随国家政策导向,以推动工业复兴为使命。过去牡丹集团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承载着改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工业复兴的期待。
外界对此评论认为,这也为牡丹集团的转型之路提供更具时代意义的注脚,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在国内众多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探索中,也可谓颇具典型性。
老工业基地曾挺起中国制造业“脊梁”
走进位于北京北三环腹地的牡丹集团产业园区,一条主干道将园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南边一排老街区记录着过去的历史,北边则坐落着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创业孵化器、智慧工程中心内及创意文化园等产业创新成果。
正是这一南一北的区隔,仿佛成为这家老工业基地过去45年间从历史跨越到现实一路转型升级的缩影。
在牡丹集团内部,他们将自身的转型概括为“两次重大转型,三次战略选择”,后两次的战略选择最终带来了公司战略的转型以及业务的进阶式升级。
按照王家彬的划分,牡丹集团的战略选择都孕育于中国宏观经济的三个阶段,即:工业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数字经济时代,这三个时代的演进的背后也是中国工业逐步复兴的主旋律。
如何再现并发展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牡丹集团管理层认识到,这一问题是牡丹集团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都市化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的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转折点上,面临的工业复兴的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工业经济提速发展,黑白电视开始在国内兴起,1973年牡丹电视机厂开始建起第一条生产线。当时,天津生产的北京牌电视机、北京生产的牡丹牌电视机、上海生产的金星牌电视机,呈现“三强鼎立”的局面。而进入80年代,牡丹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50%以上,是绝对的行业龙头。直到90年代初期,市场占有率仍维持在20%左右高水平,29寸的“牡丹画王”曾经代表一种新时尚。
然而,到了90年代后期,国内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入世以后,随着传统CRT彩电向平板电视转型升级的加速,“牡丹”在战略上长期陷入了被动,渐渐的离开了市场的视线,国内的传统制造业也开始面临诸多考验和难题。
这段时期,在王家彬的总结复盘中,被称为牡丹的“阵痛期”。也正是此时起,牡丹开始了艰难的转型探索,直到本世纪初服务经济在国内的方兴未艾,让牡丹初现涅槃重生的曙光。
2008年,牡丹集团明确提出放弃传统制造业,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全面转型,集中牡丹的品牌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和存量资源建设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推动牡丹集团从传统电视制造商向数字电视应用标准、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彻底转变了牡丹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逐步扭转了牡丹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以此为起点,牡丹开始了自身的第二次战略选择,也是第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在牡丹集团的创新产业园区中,展示着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北京)的DTMB国标系统,可以称作这一时期牡丹集团转型升级成果的最集中体现。而这一成果就诞生于牡丹集团为扭转被动局面打造的国家数字电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内。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牡丹第一次转型背后的逻辑暗含着本世纪之初中国制造业从“做产品”到“做标准”的升级规律,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分工的角度,这也是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进阶,攫取高额利润的必然选择。
从这一点上看,尽管经历过短暂的“阵痛”和“迷失”,但牡丹集团在顺应时代脉搏,紧握产业升级定律上,并没有掉队,而且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国企阵营中难能可贵的市场和创新意识。
王家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牡丹过去数十年一直在追赶时代脚步,自我总结来看,其根本在于,立足转型发展这个最大实际,稳中有新深化改革,稳中求新推动发展。
以科技带动商业模式创新谋转型
在关于企业成长的众多讨论中,曾一直流传着一句共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产品”,但随着互联网经济浪潮的洗礼,这句话又衍生出新的内涵:“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超一流的企业做平台”。
的确,纵观当前风头正劲的BAT和TMD巨头们,无一不是在打造平台型企业过程中做大做强。尤其是在大数据、AI等新技术以及资本不断赋能加持下,更为这些平台型巨头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事实上,这种风向,也已让身为老牌国企的牡丹集团及时“嗅”到,并主动迎合开启自身第二次转型之旅。
去年6月的牡丹集团第三次党代会上,管理层就明确了“为打造基业长青的新牡丹而努力奋斗,明确要坚定不移迈向互联经济时代,实施多产业整合的智慧服务业务”的转型目标。今年4月初集团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更进一步拟定了二次转型的战略路线图。
据王家彬介绍,这个全新战略的具体内涵是:适应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重点围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继续强力推进牡丹集团多中心、分散式、集团化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策略,紧紧把握“AI+大数据”前沿技术方向,实施“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超硅巷(C-net)模式”和“软件定义一切”为发展平台和技术支撑,打造“技术+平台+生态”发展模式,以智慧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服务(IMS)和产品,力争把牡丹集团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国内知名的智慧型科技和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供应商。
在上述介绍的概念中,“软件定义一切”和“超硅巷(C-net)模式”格外引发外界的关注,而这似乎也凝聚着牡丹集团管理层对于未来发展理念的深刻洞察。
王家彬表示,关于“软件定义一切”,这已是业内共识,而对于牡丹人来说,则有着贴合自身实际的理解。他解释道,软件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利用软件,对物理产品和系统赋予应用功能和使用价值,是信息时代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软件定义,从而驱动新的商业模式,带动新技术、新业态,赋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驱动,催生新产品、新平台、新业态和新型消费。
“牡丹目前所从事的业务就是从着眼于软件的引擎和驱动作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IMS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是综合这四大产业的集中载体”,他说道。
而对于所谓的“超硅巷(C-net)模式”,则是源自于位于纽约曼哈顿一条名为“硅巷”的无边界高科技园区的启发。
王家彬对此介绍道,目前,纽约市正以“硅巷”的地位,崛起为美国东岸的科技重镇。不同于硅谷“依托大学”的创新模式,硅巷“依托都市”,使得科技回归都市成为一种时代新浪潮。过去数年间,诸如纽约、旧金山、伦敦、柏林等这样的国际化大城市都涌现出了科技创新区,并展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很高的规划水平。
“这也为北京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样板”,王家彬表示,北京牡丹园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产业业态,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硅巷。因此,硅巷模式应该成为牡丹今后在北京或其他大城市中心区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智慧城市的基本模式。而牡丹智慧园区,则是立足于首都中心城区,力求打造的C-net(超硅巷)发展新模式的策源地和数字科技型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示范区,是硅巷模式的升级版。
据牡丹集团工作人员介绍,C-net指的是Culture、Nature、Economy、Technology几个单词的缩写,也是“超硅巷”模式的高度浓缩,“文化、自然、经济和技术”的融合统一也代表着牡丹人的一种终极追求。
对于这种终极追求,王家彬有着一番极富有深意的思考。他对记者表示,牡丹的工业复兴之路,必须是适度保留工业遗迹的保护性开发,必然是绿色和谐的开放宜居,也必然宛如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光艳夺目,清雅绚丽。它的立足于显示领域的牡丹品牌的文化科技内涵,它的产业园紧密融入美好生活的社区化改造,它的发展数字经济的斑驳陆离,它的开启产业智慧的五彩风姿,必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一面旗帜,必将成为现代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范,必将在中国开创工业复兴崭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作为民族工业复兴的北京之花,春色满园,芬芳四溢!
(图片来源:牡丹集团摄影组)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